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艺文书屋 > 其他类型 > 被退婚后嫁清俊屠夫,领全家致富:小玉王秀才番外笔趣阁

被退婚后嫁清俊屠夫,领全家致富:小玉王秀才番外笔趣阁

董峻汝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猪肠猪肺猪肚炖到下午已经软烂入味,竹笋也因吸入肉香四溢的汤汁别具风味。香味随着夏日的微风穿过门缝,四处飘散,勾得乡邻们直咽口水。看看赵家,再看看秦家,暗自盘算是不是也去买猪下水。赵小玉用勺子舀出几块猪肠猪肺递给钱氏,“大嫂,你尝尝,是不是烂糊了?”钱氏眉开眼笑的接过来,伸出手直接拿起一块猪肺送入口出,烫得她直抽气,一边嚼着一边笑,“香,小妹这猪肺太香了。”赵小玉明白钱氏对猪肠的顾虑,她夹了一块猪肠吃了,不由的眯起眼睛笑了,就是这个味。她又夹了一块猪肚,笑眯眯的嚼着。钱氏见状,不再迟疑,也是夹起猪肚和猪肠,嚼了几下不可置信的瞪大双眼,竟然比猪肺还香。钱氏忙喊,“娘,你快来,可香了,小妹太了不起了,我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,比五花肉还香...

主角:小玉王秀才   更新:2025-03-19 14:48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小玉王秀才的其他类型小说《被退婚后嫁清俊屠夫,领全家致富:小玉王秀才番外笔趣阁》,由网络作家“董峻汝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猪肠猪肺猪肚炖到下午已经软烂入味,竹笋也因吸入肉香四溢的汤汁别具风味。香味随着夏日的微风穿过门缝,四处飘散,勾得乡邻们直咽口水。看看赵家,再看看秦家,暗自盘算是不是也去买猪下水。赵小玉用勺子舀出几块猪肠猪肺递给钱氏,“大嫂,你尝尝,是不是烂糊了?”钱氏眉开眼笑的接过来,伸出手直接拿起一块猪肺送入口出,烫得她直抽气,一边嚼着一边笑,“香,小妹这猪肺太香了。”赵小玉明白钱氏对猪肠的顾虑,她夹了一块猪肠吃了,不由的眯起眼睛笑了,就是这个味。她又夹了一块猪肚,笑眯眯的嚼着。钱氏见状,不再迟疑,也是夹起猪肚和猪肠,嚼了几下不可置信的瞪大双眼,竟然比猪肺还香。钱氏忙喊,“娘,你快来,可香了,小妹太了不起了,我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,比五花肉还香...

《被退婚后嫁清俊屠夫,领全家致富:小玉王秀才番外笔趣阁》精彩片段


猪肠猪肺猪肚炖到下午已经软烂入味,竹笋也因吸入肉香四溢的汤汁别具风味。

香味随着夏日的微风穿过门缝,四处飘散,勾得乡邻们直咽口水。

看看赵家,再看看秦家,暗自盘算是不是也去买猪下水。

赵小玉用勺子舀出几块猪肠猪肺递给钱氏,“大嫂,你尝尝,是不是烂糊了?”

钱氏眉开眼笑的接过来,伸出手直接拿起一块猪肺送入口出,烫得她直抽气,一边嚼着一边笑,“香,小妹这猪肺太香了。”

赵小玉明白钱氏对猪肠的顾虑,她夹了一块猪肠吃了,不由的眯起眼睛笑了,就是这个味。

她又夹了一块猪肚,笑眯眯的嚼着。

钱氏见状,不再迟疑,也是夹起猪肚和猪肠,嚼了几下不可置信的瞪大双眼,竟然比猪肺还香。

钱氏忙喊,“娘,你快来,可香了,小妹太了不起了,我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,比五花肉还香。”

赵小玉看着这满满的一大锅,便和她娘商量,“娘,要不要送给里正和赵大夫尝尝?”

里正、赵大夫平日里对他们家颇为照顾,赵小玉琢磨着理应表示感谢。

何况她日后做生意,必定少不了要找里正帮忙。

总归要先打好关系。

崔氏点头,“让他们尝尝你的手艺,再给铁柱娘,大壮娘……各送一碗过去。”

崔氏又说出几个平日里交好的乡邻。

钱氏听得肉疼,“娘,都送人了,咱们自家都不够吃了。”

崔氏说:“知道你舍不得,小玉会做,日后馋了再做就是了。”

钱氏还是心疼,盯着大锅瞅。

崔氏又解释,“小玉有这本事,让乡邻们也都知道知道,日后找婆家也会被高看一眼。”

自从赵小玉被王秀才退婚后,崔氏就没睡一个安稳觉,整日愁得寝食难安。

18岁的大姑娘了,又被退了亲毁了名声,哪里还能说上好人家了。

尽管大柱说要养着小玉,可是在崔氏心里女人只有嫁人找个好男人才能过上好日子。

如今看到女儿会做这猪下水,心里不由得又有了盼头,这年头家家穷苦,有了这手艺自然能让婆家高看一眼。

赵小玉理解崔氏的顾虑,她现在说再多也没用,日后等她赚了银子能养活自己再说吧。

赵小玉招呼三柱、四柱去挨家送。

这时才想起,三柱、四柱都去盯梢王秀才了。

于是便拉着崔氏陪她先去给住的近的赵大夫送。

此时,赵大夫正在院子里捣药,清瘦的背影看着有些寂寥。

赵大夫30多岁的年纪,一直未娶独自生活。

赵小玉也只想了片刻,便站在院门外喊:“赵大夫,我做了些吃食,送来给您尝尝。”

赵大夫忙起身将她俩让了进来,看着满满的一大碗,推脱起来,“太多了,我吃不了这许多,给我留一小碗就行。”

钱氏听了眸子一亮,跟着赵大夫进了灶房,当真端着小半碗出来。

赵小玉心里叹息,她这个嫂子什么都好就是好吃小气。

赵大夫又叮嘱了赵小玉几句调理身子的事。

赵小玉又端了一大碗来找里正,里正和里正媳妇周氏都在家。

周氏盯着这一大碗香喷喷的肉直流口水,她可是早就听说赵家做了好吃的,一直琢磨怎么去要。

赵小玉将碗递给周氏说:“婶子别嫌弃,这猪下水都洗净了,炖了大半天了,味道还不错,我就想着送来给婶子和里正尝尝。”

里正说:“多谢小玉了,你也要养好身子。”

“我好多了,也不是啥好东西,您别嫌弃就好。”

赵小玉故意强调是习净的,是因为周氏为人挑剔,她父亲是个秀才,平日里很是看不上她们这些农户。

总是觉得她身份要比她们这些农民高一层,平日里话里话外没少嫌弃她们。

赵小玉要做生意,日后少不得要麻烦里正,所以赵小玉这才来套近乎。

这时候赵秀推门出来,热情的说:“小玉你来了,我早就想去看你了。”

赵秀是里正的小女儿,今年16了,已经定亲,原本今年要嫁过去的。

只是男方奶奶偏巧在在两人大婚前几日过世了,这婚事便延后了。

赵秀、李翠花、赵小玉三人是好朋友,总是凑在一起洗衣捡柴,关系亲近,这会儿见到赵秀,赵小玉也很高兴。

赵秀上前拉住赵小玉,“快来我屋里,咱们说说话,我早就想去看你了。”

钱氏见状便说:“那我便先回了,小玉你们先聊着。”

赵秀拉着赵小玉回到自己屋里,刚坐下便红了眼眶。

赵小玉问:“怎么了?好好的,怎么哭了?”

“我也被退亲了,我娘不让我说。他家说我八字太硬,还没过门就把他家老太太克死了。”

赵秀越说越难过,呜呜哭了起来。

赵小玉劝说:“你别哭,你长得好,你爹又是里正,一定能给你找个更好的,想开点。”

赵秀抽抽噎噎的说:“我听说你绝食,想去看你来着,可是我娘不让,你也知道我娘不讲理,我要是去了,保不齐她又到你家里去闹,我这才没敢去的。”

“你能想开真是太好了,你可千万别再寻死了,你看我这不也熬着呢吗。”

赵秀越说心里越难受,抱着赵小玉哭得更大声了。

“哭什么哭,丧气玩意,好样的不学,在家里哭。”周氏听到哭声,在门外嚷了起来。

赵小玉:“你娘这是撵我呢,我走了啊。”

赵秀不好意思的擦干眼泪,担心周氏骂得更难听,也不敢挽留,“我送你出去吧,过些日子我再去找你和翠花。”

赵秀说完仍旧拉着赵小玉不让她走,然后红着脸上说:“我娘要将我说给王枫林,我不同意,你放心,我一定不会同意的。”

赵小玉听了一愣,旋即说:“王枫林不是什么好货,你别被他的外表骗了。”

她说完便走出来,面色平淡,好似没看出周氏的嫌弃,也没听到王枫林和赵秀的事,只是礼貌的道别后便走了。

周氏撇撇嘴,小声嘀咕,“呸!不要脸,都被退婚了,还有脸四处招摇。”

“娘,你说什么呢?退婚也不是小玉的错。”

“她没错,王秀才会平白无故和她退婚?癞蛤蟆想吃天鹅肉,她本就配不上王秀才……”

赵小玉丝毫不在乎周氏张狂的嘲讽,心想里正那么好的一个人却找了周氏这么个泼妇,真是应了那句好汉无好妻。

赵小玉回到家里时,三柱四柱已经挨家送完卤猪肠回来了。

“姐,他们都说你做的卤猪肠好吃。”

“铁柱不等晚饭就开始吃了,吃得满嘴油。”三柱和四柱兴奋的大喊。

赵小玉一手搂着一个,问:“你俩没尝尝,喜欢吃不。”

“喜欢,二姐,我最爱吃卤猪肺。”三柱。

四柱说:“我爱吃卤肠。”

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着晚饭。

赵德旺看着女儿,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,小玉想开了,好好活下去比什么都强。


是呀,怎么也不能让钱家断了香火,钱氏怔怔的看着弟弟。

“姐,你最了解我的,我胆子小,生意也做不大,不会影响赵小玉的。”

钱氏下意识的点了点头。

小姑子每日最多做四套猪下水,常常有客人来晚了买不到,弟弟又不在平安镇卖,压根影响不到小姑子。

钱氏先是抿紧嘴,然后又突然说:“那你一定不能传出去。”

“我干嘛要传出去呀,我又不傻。”

“好吧,我就告你。小玉每次买调料都是我跟着的,她都买了……”钱氏将她知道的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。

吴氏又问:“这些调料也都常见,那做法上有什么别的讲究?”

“那我就不知道了,小玉都是一个人关起门来做的。”

吴氏听了立马吹胡子瞪眼,“她是这是着你呢,亏得你还把她当成一家人,被人家当贼防着,以后别傻呵呵的一心为婆家。将来有事还不是得指望你弟弟给你撑腰,女人得有娘家撑腰才能在婆家过得硬气。”

吴氏说着话拿出一套猪下水,“行了,猪下水我都买回来了,你来做吧。”

他们这是早就计划好的,就等着她回来教给他们做卤煮。

钱氏后知后觉的发现事情不对。

钱有财催促,“愣着干什么了,赶紧做吧。我都饿了,早就听说卤煮好吃,今个总算是能吃着了。”

钱氏从进院一口水还没喝到,就被催着干起活来。

猪下水处理起来繁琐,吴氏和钱老汉一左一右仔细看着,生怕漏掉一个步骤,钱有财已经拄着拐回屋歇着去了。

钱氏干活麻利,不多时便都处理好了,现在就差各种调料了。

去镇上买来不及,吴氏便四处借,逢人便说:“我家大妞回来了,要给我们做卤煮……”

吴氏出去借调料的功夫,钱氏已经将大肠里的猪油炼成了油渣。

钱老汉看着油汪汪的一罐子猪油,笑得皱纹都舒展开来,“大妞,爹娘没白养你,你这是咱家福星。”

钱氏原本烦躁的心在她爹的一句夸奖下,轻盈的好似天上的云朵,舒适的荡漾着。

长这么大,这是他爹第二次这么夸她,第一次是她为家里开荒地时。

吴氏乐呵呵的端着借回来的调味料,递给钱氏。

钱氏接过来,盯着烧热的锅发愁。

她不会做菜。

出嫁前,她不是开荒就是种地,没做过饭。

嫁给赵大柱后,崔氏见她不会做饭教了几次后发现钱氏做饭实在难吃,便也不用她做饭。

此时,钱氏大眼瞪小眼,无从下手。

吴氏气的一巴掌拍开女儿说:“一边待着,我来。”

吴氏按照平日里炒制肉菜的法子,三两下便爆出香味,最后想起闺女说要炖上几个小时才能软烂入味,便改成小火炖上了。

闻着锅里散发的香味,吴氏觉得成了,钱氏觉得味不对,钱老汉觉得锅里炖的不是猪大肠是白花花的银子。

钱氏天刚亮就出门,一直忙到此时,早已过了午饭点儿。

刚才一直忙着不觉如何,现下闲下来顿觉口干舌燥,腹中空空。

她自己舀了凉水喝下,看爹娘仍旧盯着大锅。

钱有财闻到香味出来了,催问:“还有多久吃饭,我都饿了。”

吴氏:“我给你在锅沿贴几个饼子吧,这大锅占着也没法做饭。”

吴氏说完便忙活起来,转身又对钱氏说:“你赶紧回吧,还得赶路了,天黑到不了家不安全。赵大柱也真是的,狠心让你一个人回来,一看就是不知道心疼你。回去小心点,卤煮的事别说漏了……”


爆炒腰片这个菜还是得赵小玉来做。

赵宝根两手捧着刚出锅的油渣饼,站在灶台旁看小姑炒菜。

刚出口的油渣饼太热了,他来回倒着手,嘴馋的咬了一口,烫得呼哧呼哧直咧嘴。

赵小玉看着大侄子猴急的模样,忍不住笑出声。

“崔婶子,赵叔都在家吧?”这时院门外有人喊着。

赵小玉刚好起锅烧菜,猪油激发出辣椒葱姜等调料的香味,倒入腰片快速翻炒,肉香四溢。

三柱打开大门,来人是村里做收山货生意的刘富贵。

扑面而来的香味,把他馋虫都被勾出来了,“这是做的什么,怎么这么香?”

“爆炒腰片,我二姐做的。”四柱得意的炫耀。

大柱迎上前来,“富贵快进来。”

刘富贵是来买卤货的,那日吃过后,他便念念不忘,奈何自己不会做,又不好意思再来赵家讨要。

今日听闻赵小玉要到镇上出摊卖卤煮,便颠颠的跑来了。

刘富贵盯着刚出锅腰片,不可置信的问:“这是猪腰子吗?猪腰子能炒这么香?”

大柱很自豪,满脸骄傲的说:“是我小妹妹手艺好,旁人可炒不出这么香的味道。”

“那是,那是,小玉做的菜都好吃。”刘富贵很是认同,直点头,“我听闻小玉妹子要去镇上卖卤货,就想着今日先来买一碗解解馋。”

钱氏接话道:“这卤货还没做呢,明早才开始卖。”

“啊?”刘富贵很遗憾,盯着腰片挪不开眼。

这腰子至少得有七八个吧,“那你这猪腰子卖不卖?这猪腰闻着怪香的,吃起来一定更香。”

大家听了,都看向赵小玉。

刘富贵顺着众人的目光也看向赵小玉。

郁郁葱葱的枣树下,瘦弱的赵小玉,满身的烟火气,朴实、热烈。

一个人过日子的刘富贵不由地贪恋的看着赵小玉。

赵小玉乍然听闻刘富贵要买猪腰也愣住了,这猪腰子一共八个,这一盘也只炒了两个,即便卖了也还剩六个呢。

“富贵哥还没尝过呢,要不你先尝尝?”赵小玉客气的问。

刘富贵,“不用、不用、直接给我装起来就成,凉了就不好吃了。我听闻卤货 15 文一碗,这猪腰多少钱,我看用了不少调料呢。”

赵小玉不想收钱,以往家里进山采摘的山货刘富贵收取时很是照顾的。

赵小玉笑着说:“富贵哥拿回去尝尝吧,要是喜欢下次再来时再来照顾我生意就行了。”

崔氏也跟着附和,“就是,不收钱。”

刚刚她还生怕一向财迷的女人要收钱呢,

三柱听了,端着那盘刚炒好的猪腰子递给刘富贵。

刘富贵接过来直接伸手抓了一块猪腰扔到嘴里。

猪腰片经过爆炒脆嫩爽滑,吸收了辣椒和姜蒜的香气,味道浓郁、香辣可口。

野芹菜爽口、解腻,让人回味无穷。

刘富贵满足的端着,伸手将 40 文钱塞到三柱的衣兜里,转身跑了。

一边跑一边喊:“明日我还来,小玉,我先预定了啊。”

刘富贵手脚麻利,眨眼功夫已经跑出去了。

三柱掏出钱摊在手上,“二姐,有 40 文呢?”

大柱去镇上找活一天最多也就 20 文,刘富贵却一次拿出 40 文来买两盘猪腰吃。

收山货生意这么赚钱的吗?

崔氏看着这 40 文,又看了看隔壁老李家。

刘富贵的老婆难产死了,他现在一个人过,村里人都说他命硬,不但克死了父母还克死了自己的妻儿。

刘富贵伤心欲绝,被里正骂了一顿后总算是不再寻死了。


赵小玉折好文书揣了起来,转身便走。

干脆利落,不见一丝留恋。

王婆子忍着疼,弯着腰凑到王秀才跟前,不甘心的埋怨,“你怎滴还怕了她,借她十个胆她也不敢去书院闹。那头猪都快 300斤了,这得值多少钱呀。”

王秀才此刻心烦的很,原本他自认将赵小玉拿捏的死死的,所以才敢肆无忌惮的退婚,可是今日赵小玉仿佛突然顿悟了,直击他的要害。

退婚本就是他理亏,如果闹到书院,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好名声必定受损。

“娘,你别闹了,退婚的事要是闹到书院,免不了被同窗耻笑。”

“哪里就是你的过错了,赵小玉根本配不上你,分明是她的错,她还敢闹?她一个没出阁的姑娘,真闹开了她还想不想嫁人了,她不敢闹的。一家子泥腿子,没脑子的蠢货。”

王婆子自认她儿子没错,错的都是赵小玉。

而且,即便赵小玉要闹,赵家人为了她的名节也会拦着的,何况这一家子都是倒霉蛋,闹也闹不出什么名堂。

王婆子根本不怕。

王秀才知道和自己这个无理搅三分的娘说不清楚,只是冷声警告:“娘,总之你记住,要想我能顺利科举授官就别再闹了。”

王枫林嘴上警告母亲,心下却暗自发狠,必定得想个法子将赵小玉这根刺拔除才行。

不然,如鲠在喉,总归不是事儿。

王婆子被儿子数落也不在意,转身便回后院,今天大鹅下的鹅蛋她还没收呢,她打算今天炒鹅蛋吃。

来到后院才发现,哪里还有鹅蛋,鹅毛都没剩一根,王婆子便又扯着破锣嗓子大骂起来。

-------

老王家的吵闹声村里人都听到了,爱看热闹的村民纷纷出来观望。

只见赵小玉雄赳赳气昂昂走在最前头,身后跟着赵大柱赶着一头大肥猪,赵三猪抱着一只大白鹅,赵四柱小心翼翼的兜着几个鹅蛋。

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,明明已经听清前因后果,仍旧挑事的问:“小玉,你这是干什么呢?不过了?”

赵小玉不在意她的挑衅,大大方方的回道:“辛苦养了大半年的猪和大鹅,得要回来不是。”

又一个婆子不可置信的问:“真就和王秀才断了?”

崔氏不悦的瞪了那人一眼,“问什么问,闲着没事上山挖野菜去。”

那人讪笑着没接茬,被自家男人拽了回去。

其余村民小声嘀咕,赵小玉名声毁了,以后寻不到好人家了。

赵小玉仿佛没看到大家探究和幸灾乐祸,坦荡的大步往前走,全然不见两日前奄奄一息的惨样。。

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,别人怎么说怎么想她管不了,也不必管。

赵德旺早早便在院门口等着,远远见到赵小玉当真将猪和大鹅要了回来,乐得嘴都合不拢了。

赵大夫站在赵德旺身边,也跟着高兴。

赵大夫是来给赵小玉复查的,看到赵小玉镇定自若的神情,心里也放心下来,他真怕赵小玉放不下王秀才再次想不开绝食。

赵小玉看到赵大夫连忙上前打招呼,“赵叔您来给我复诊吧,我好多了。”

“嗯,你能想开就行,赶紧养好身子要紧。”

赵小玉笑道:“自然是要好好养养的。”心里嘀咕原主都 18 了还没发育,真是要了命了,得好好补补才行。

两人打招呼的功夫,赵大柱他们已经将猪和大白鹅归置到自家的猪圈和鸡圈里。

赵小玉跟着赵大夫进屋,号脉后,赵大夫慎重的提醒,“最好还是能吃几副补气血的汤药,实在不行这吃食上也要吃些好的,小玉身子太弱日后恐有碍子嗣。”

他也知道赵家的情况,别说喝补身子的汤药吃饱都难,只是赵小玉体虚太严重了,再不补补,伤了根本以后恐不能生育,这可是要命的大事。

崔氏听了紧张起来,心疼的看着赵小玉干瘦的小身板。

赵大柱也急了,忙说:“我明日就去镇上做工,攒钱给小玉抓药。”

二柱难得利索的开口说:“我也去。”

赵老汉点头,“这么定了,咱们一起去,多干些日子,总能存够钱的。”

钱氏张了张嘴,想说她有力气也能去干活,可是想到家里就剩老人孩子也不行,于是便没说话。

赵小玉再次被赵家人温暖了,这一家人对赵小玉可谓是掏心掏肺。

“爹娘,咱不是把猪要回来了吗?可以把猪卖了。再养也长不了多少肉了,现在卖正合适。卖了猪就有钱抓药了。”

赵老汉错愕的看向赵小玉,崔氏也不解的问:“小玉你舍得卖?”

这猪小玉养了大半年,时常念叨要卖了猪给自己置办嫁衣,他们一家子虽然帮着她把猪要回来,却没敢奢望赵小玉真舍得卖。

赵小玉想起原主的奇葩行径,赶紧找补说:“没什么不舍得的,养猪就是为了卖掉换钱。大哥明天去镇上问问,看看能卖多少钱。”

赵大柱听了仍旧不敢答应,讷讷的看向赵德旺。

赵德旺看到女儿能想通心里也高兴,“就依小玉的,明日大柱就去镇上打听买家。这卖猪的钱就归小玉自己用,不算公家的。”

“成,我明日就去镇上。”赵大柱应下,心想日后等他做工赚了钱再给妹妹补上就是。

钱氏看了看赵小玉,想说什么,到底没敢说忍住了。

赵小玉没吱声,心说她一直吃里扒外将家里好吃好喝的都倒腾给了王秀才,如今卖猪得了银子自然是要好好犒劳家里人的。

不过她知道说出来,大家又要推脱,等拿到钱她自然要妥善使用,想办法钱生钱。


快到晌午,该做午饭了,大锅里炖着卤货,没法做午饭。

崔氏正琢磨呢,传来隔壁李婆子的吼骂声,“赔钱货,怎么还没做好饭,要饿死老娘吗?”

李家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,三个大女儿已经嫁人了,家里只有这个小女儿李翠花还没嫁人。

李婆子重男轻女,整日对翠花不是打就是骂,大家都知道也不稀奇。

村里人家大多如此,只是像李婆子这么不拿亲闺女当人的少有,也罕有像赵家这么娇惯女儿的。

崔氏见怪不怪,仿佛没听到李婆子的骂声,自顾自地将院子里的一口小锅洗刷干净开始做饭。

赵小玉:“娘,今日我来做饭吧,这还有好多油渣呢,咱们做油炸饼吃。”

崔氏想说这油渣能多放几日,今日有肉就别吃了,可是看到儿女兴致勃勃的样子,又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。

“那我先把菜粥熬出来,你再做饼,你才刚好,这都忙了一上午了,别累着。”

崔氏每时每刻都在关心女儿的身体。

赵小玉心里暖暖的。

一墙之隔,两个同岁的女孩,境遇却天差地别。

赵小玉将油渣和到糙米面里,又放了盐和花椒面,做成椒盐口味的。

然后用猪油煎得两面金黄,焦香十足。

赵小玉又将猪肾和猪心分别爆炒出来,炒了满满的两大盘。

她还单独给宝根炒了一盘不辣的猪心,又切了一块猪肝配着一小碟酱油。

赵宝根馋的直流口水,“奶,我饿了,我饿了,我要吃肉。”

崔氏看大孙子的馋模样,笑的合不拢嘴,“好,不能饿着我大孙子,你先吃,不等她们了。”

赵宝根几乎在钱氏刚说一个好字,便迫不及待的用手抓着油炸饼吃了起来,他吃的满足,满嘴油汪汪的看着赵小玉直乐。

赵家炒菜卤肉的肉香早已飘散开来。

正是饭点,街坊四邻都闻到了,大家顿觉自己手里的野菜饼子难以下咽。

李婆子馋得不行,拿着梯子趴到墙头上,脖子伸得老长看着桌上的油汪汪的猪心、猪肾直流口水,“她婶子,你家做什么好吃的了,可真香呀。”

崔氏和赵小玉对看一眼,李婆子都找过来了,看来其他人家也都闻到香味了。

崔氏怼道,“就是早上被你笑话的那些猪下水,你怎么还趴墙头呢,还要不要脸了。”

崔氏声音很大,相邻的人家都听的分明,不禁咂舌,猪下水能做这么香吗?

他们不相信,毕竟以往也有人家实在太馋了,买过猪心猪肝,没什么油水吃的没滋没味的。

更别说那猪腰子和猪肠了,腥臭无比,根本无法入口。

李婆子脸皮厚,被怼了也不在乎,就想要分一口吃的,“她婶子,别这么小气吗?谁能想到你家真能做好这猪下水,别说我没想到,咱整个太平村就没人能想到。”

崔氏,“这猪下水不是什么稀罕东西,你想吃就自己去秦家买呀,你再不回去我要放狗咬你了。”

李婆子还想继续要,下地干活的李老头赶了回来,“不要脸的蠢货,还不赶紧下来,你再爬墙看我不打折你的腿。”

李婆子最怕自家男人,不敢再耽搁立即下了梯子,不过还是不服气的嘟囔,“不就是三文钱的猪下水吗,谁家买不起呀,明早我就去秦家买。”

这李婆子嘴贱人坏,平日里就喜欢东家长李家短的挑拨是非,这会儿见李婆子没讨到好,大家心里也解气。

只是纷纷好奇,赵家这猪下水到底是怎么做的?

不多时,赵家父子三人还有钱氏扛着一筐竹笋回来了。

几人远远便闻到肉香,不敢置信地纷纷加快了脚步。

直到坐到饭桌前,几人还是神情恍惚,赵大柱竟有些热泪盈眶。

崔氏不禁哽咽,这些年大家勒紧裤腰带拼命干活,仍旧吃了上顿没下顿,都太苦了。

三柱四柱年纪小,考虑不到那么多,只顾着埋头拼命吃着。

赵老汉夹了几筷子就不动了,他舍不得,想着自己少吃点家里人就能多吃几口。

赵小玉见状到厨房又切了一大块猪肝,推到他面前说:“爹,你也吃,还有呢。晚上那些猪肠卤好了,更香。”

赵老头闻言看向自己的小闺女,也红了眼眶。

托赵小玉的福,一家人吃了一顿截至目前最丰盛的一餐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