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妈,你放心吧,我不会跟邹煦承吵架。”孟青瑶情绪低落。
只会让他生不如死!
张春梅前一秒拉着儿媳妇各式叮咛,一席话句句都离不开好大儿。
转过背,眼见孟青瑶去茅厕解手,连忙从裤兜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三张大团结和一把零钱,塞给邹煦承:“快藏好,千万别让你媳妇看见了,那死丫头心狠手辣,一回来就把邹家的钱搜刮到她口袋。”
邹煦承低头看着老妈塞到手中的一把纸钞,眼神愣怔。
说实话,最近他的确急需用钱,可他也晓得,家里并不富裕,卖猪的钱都给孟青瑶了。
“妈,你这钱哪来的?是不是跟别人借的?”
“你不用管这钱哪来的!”邹传魁见大儿子犹豫的神情,晓得他心地善良,不想要家里的钱,连忙摘下嘴里的旱烟袋‘啧’了一声,小声道:“愣着做什么?一会儿叫你媳妇看见,又要在我和你妈面前哭诉。”
堂屋,邹山和邹江看到这一幕,默默的一笑。
只有邹海棠,站在门槛上靠着大门,小嘴巴瘪了一下,小声嘀咕道:“嫂子已经不稀罕邹家的钱啦。”
她知道,嫂子这人说话算话,她说会和她大哥离婚就一定是办了离婚手续。
如今嫂子已经不是邹家的媳妇了,邹海棠也懒得去为嫂子伸张正义。
看到孟青瑶从茅厕出来,小丫头脸上顿时浮上了开心的表情,“嫂子,我送你到村口。”
“嗯,海棠,你在家要听话,多帮家里做点家务。”孟青瑶见小姑子走到跟前来,带着温柔的笑意,伸手揉了揉小姑娘的脑袋,拽着她的小辫子叮嘱道。
邹海棠嘴巴又是一瘪,心里佩服嫂子装的真像那么回事。
她知道,如果爸妈知道哥哥嫂嫂已经离婚,今天嫂子恐怕走不脱。
小姑娘挽着嫂子手臂,朝着三哥吩咐:“三哥哥,你给嫂子背包包。”
“知道啦!海棠以后出嫁的时候,哥哥也这么送你哟。”邹江少年人一向张扬,平常说话就没个把门的,这会儿看到大哥和嫂子一起去省城,心情别提多开心。
背着孟青瑶的帆布背包,率先出门走出了院子。
邹煦承自己要拿皮箱,但是老二邹山很懂事的替大哥拎着皮箱。
清早,村民们站在自家堂屋门外,眼神崇拜看着邹家一家子老小,送邹煦承两口子出门去省城的单位报到,有打招呼的,也更有人仿佛看自家孩子似的,和邹煦承打招呼。
“你这小子真是给邹家争气,一晃五年大学毕业了,这还带着媳妇一起去单位报到。”一位村里老太太,站在自家院坝,看着这对样貌周整的年轻夫妻,止不住的赞叹。
“赵婶你还没吃早饭吧?”
张春梅腰杆挺的很直,笑着解释:
“我们家邹煦承本来也只有几天探亲假,这不,她媳妇单位领导打电话到公社,催她去报到,邹煦承担心媳妇一个人先去报到路上没人照应,所以两口子一起去单位。”
“真好哇,老大媳妇啊,下次回来给你妈生个大胖孙子。”
邹煦承高挺的鼻梁下,薄唇微微动了动,笑起来时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,“那是哦,明年抱着娃来看赵奶奶。”
走在邹煦承前边的孟青瑶,听到男人说‘抱着娃’的时候脸一下就红了。
邹家老两口送到村口,便在邹煦承的要求之下止步。
“让他们三个送我和青瑶去镇上就行啦,妈,你回去吧,早上家里不是还要煮猪食嘛,腊月杀猪的时候,给我留两个猪脚,到时给你儿媳妇补一补身子。”